台灣宣佈2/20 解除口罩令,代表的不是疫情不見了,而是對疫情莫可奈何的態度。人們依舊喜歡高度集中的環境,這樣才能確保生產力。例如有廠商開始建總部大樓,把旗下子公司全部統整在新總部大樓,或是將辦公室與工廠整合在一起,能夠加快溝通速度。一些原本是線上研討會又全部改成線下實體研討會。但是不解的是疫情期間用的線上工具如視訊會議/即時通訊 等工具速度不夠快嗎?為何全部掃進垃圾桶?我記得疫情期間有問過一個大學同學的太太,為何疫情期間不能遠距上班?要知道她可是每天通勤基隆與台北,她給我的答案是 “老闆不喜歡“。這說明高階主管對採行混合辦公的模式有擔憂。這的確是公司推行數位化的一大阻礙。
當然你說遠距辦公有沒有缺點,當然有! 因爲人是有惰性的,只要是西線無戰事,很可能就會睡過頭。生產力下降不在話下。所以遠距辦公是適合自治力比較高的員工,減輕他們通勤的時間或是在外面租屋的成本。如果多國跨境的協同工作,更適合遠距辦公,唯一要解決的是時差的問題。但如同 email 一樣,沒有人規定要何時回 email,有一點時間差是可以接受的,或是設定好備援的人力,有緊急狀況可以先介入處理。
至於疫情前瘋狂的商務旅行,在疫情期間國界不通的情況下,的確降了溫,但現在大企業裁員節省成本,已經不複以往頻繁。更何況線上工具這麼多,有沒有必要大老遠跑一趟,這的確是個問號。如果考量到見面三分情,那可能需要培養當地的業務團隊會比較合適。
疫情期間是數位轉型的最佳時機。三年不算短的時間,如果你只是雙手一攤,什麼事也沒做,疫後要重回正常軌道,那也是非常困難的事。我常常在檢視公司的系統架構,只要能夠數位化就做個專案把它數位化,要知道2023 年不確定因素太多,實體營運成本太高,對公司獲利有實質的影響。最近不是有報導微軟關閉 GitHub 所有實體辦公室,全部改成遠距上班,不外乎是成本考量。
疫情帶來的啟發就是高度集中會有風險,如同疫情期間供應鏈集中在中國,產生斷鏈,封城又導致物流中斷。我相信在去年很多廠商都嘗到苦果。但今年因為超額下單,庫存爆增,何時會消化完,也沒人知曉。疫情何時會好轉,其實很難。日前一個小小家庭聚會,就很多人染疫,當媒體不再報導疫情時,大家都認為沒事了,看管安全的螺絲釘就鬆了。
疫情會不會捲土重來?肯定會。大規模集中辦公會不會染疫,肯定會。只不過現在大家都視而不見,也乎略了健康的風險。疫情期間美國死亡超過 110 萬人,這數據並沒有嚇到企業老闆,反而加速集中管理,所有疫情期間練就的數位轉型全部丟進垃圾桶,所以三年疫情是不是白搭了。危機就是轉機,但是現在看到的是全部又轉回原點,這的確讓人不解。
數位轉型真的很重要,不僅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更有可能攸關你的生命安全。未來數位化做的好的企業絕對是可以勝出同業,當線上可以處理好的事情為何要親臨現場?網路的速度會比開車慢?網路協同討論會比實體會議差?你不能讓三年疫情白來,你要善用疫情帶來的啟發才是。